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

主题:高房价下政府银行众生相,楼市调控谁在拆招?

发表于2013-09-25

楼市调控堪称“史上最严”,地产盛宴却在不断上演:北京六环房价进入“2万时代”,北上苏杭两天四地王更是创下新纪录。调控层层加码,预期却愈来愈高,甚至出现“逆袭”式上涨,地方政府、银行与地产商在其间究竟扮演什么角色?

  

地方政府:“点土成金”力度加大,“地产依赖”变本加厉

  

北京刚现每平方米7.3万元的单价“地王”,沪杭随即又拍出数百亿的总价“地王”……一时间,一线楼市更加焦灼;“地王”扎堆背后,是地方政府“点土成金”力度加大,北上广深等10个大城市8月份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大增149.3%。

 

“这些地方为何在这个时段放出黄金地块,对本已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市场又加一把大火,究竟是谁在制造‘地王’,推高涨价预期?”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如是质疑。

  

“财政捉襟见肘,地产开发来钱最快”,记者采访中发现,一些地方政府的心态“惊人一致”。经济发展压力加大,“钱紧”令地方政府如坐针毡。河北一位县领导说,“调控总是灵活的,发展是硬道理,对地产开发会‘高看一眼、厚爱一层’。”

  

一些政府官员向记者表达无奈:财政增收困难,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的开支却有增无减;加上今年地方债务大量到期,还债压力加大,卖地成为一种“现实选择”。

  

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,年初准备投资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,广东某市相关领导称“要重视风险,从容开发”,到了第二季度却突然提出“要加快建设”,接连组织开发商座谈,帮忙联系贷款,一系列与项目有关的准备于是紧锣密鼓地进行。

  

在推高“面粉”价格的同时,一些地方政府也在为“面包”价格上涨开后门。8月下旬以来,包括北京、广州、南京在内的13个重点城市的周新批预售面积连续突破300万平方米,远远超过之前数月一直维持的一两百万平方米的面积。

  

同样的情景曾多次出现。纵观十年房地产调控,从2003年的“18号文”到如今的“国五条”,调控政策层层加码,地方政府却频频“暗度陈仓”。不论是2008年20多个地方相继救市,还是2011年底30多个城市放松调控,每一轮房价平稳之后,毫无例外都出现了“逆袭”式的报复性上涨。

  

对此,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说,地方政府已经过惯了“地产依赖”的好日子,但“寅吃卯粮”只会导致下几届政府的“钱袋子”更紧。“不能再沿用地产依赖的惯性思维,政策正在完善,哪一天情况变化了就会措手不及。”他说。

发表于2013-09-25

谁能拆招呢?

发表于2013-09-25

一切都是zf主导的

发表于2013-09-25

现在的银行都是听政府的,没有什么大不了!

发表于2013-09-25

什么众生相啊 ,变脸吗

发表于2013-09-25

现在低价这么高,地方ZF油水好多

发表于2013-09-25
引用:残照斜阳在2013-09-25 11:08:24写道:
4楼

现在的银行都是听政府的,没有什么大不了!

 就是,贷款半年也下不来,没个关系还真是不行

发表于2013-09-25

我觉得调控最多可以保持原状,没有多大效果!

发表于2013-09-25

银行没钱,ZF多印点钞票啊

发表于2013-09-25
引用:奥伯塔斯在2013-09-25 11:09:42写道:
6楼

现在低价这么高,地方ZF油水好多

 可不是,那没有油水不捞的啊

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